English

可持续发展与教育变革

1999-03-24 来源:光明日报 杜时忠 我有话说

目前,“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正在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政府把“实现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作为未来1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针之一,明确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作为战略目标和基本国策。在这种背景下,教育界也在探讨“可持续发展与教育改革”,“可持续发展与教育”似乎将要成为教育界的又一“热点”问题。不过,透视大量有关的著述,笔者发现已有的讨论存在不足。第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停留于生态和经济层面,并没有把握其深层涵义;第二,只是一味地论述学校教育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而未能深入研究这一发展观给学校教育所带来的新的变革与启迪。

“可持续发展”之提出,确如有的论者所言,是由于现代社会所存在并不断恶化的“生态危机”和“环境危机”;但是,它所揭示的问题却不仅仅是“人和自然的关系”,也不止是“经济领域中的公平和效率”,这不止是“社会各个子系统的协调”。它警醒人类必须反思自己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反思我们过去奉为“经典”的发展观念是不是真正理智的、健全的和完善的。进行这种反思,我们主要依赖人文学科和人文教育。因为,对于“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合理的生活方式”,“什么样的行为才是合乎道德的行为”,以及“什么是公平”,“什么是正义”,“什么是善”,“什么是美”,“人是谁”等关涉人类发展前途的大问题,我们不能指望自然科学来回答(虽然我们可以从自然科学的研究中得到某些启示)——这些问题不是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而只有求助于以人类社会和人自身为研究对象的人文学科。

值得强调的就是,反思不是目的,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走上健康的发展之路,才是我们的目的。实现这一点,只有从根本上变革我们的教育,提高人类的素质。这也就是曾任罗马俱乐部主席的佩西提出的“人类革命”。它是继17世纪的科学革命、18世纪的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之后的文化革命,其基本使命就是在科学人文主义的指导下“把人类的素质和能力提高到与他所负担的新职责相适应的水平”。现存教育能够承担这一重任吗?

对学校教育来说,“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并不像有的人所津津乐道的,只是所谓“拓展了教育的功能”,也不止是“找到了重视学校教育的更强有力的理由”,而是提醒我们反思现代教育的发展道路,总结人类发展教育的经验与教训、成功与挫折。与现代工业文明一起成长的现代教育,在给人类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存在并不断积累了一些严重的弊端。诸如教育价值观上的科学主义与功利主义,教育目的观上的职业主义,教育过程中的形式主义和理性主义,教育评价上的考试中心和分数至上等。这些问题和弊端从根本上导致教育的另一半——人文教育的失落。不少教育家批评现代教育“购物不见人”,“把学生当工具”,是“非人性的教育”,是“人力的教育”而不是“人的教育”。他们担心这样的教育继续下去,会导致学校教育的“消亡”。我国现存的教育体系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人们把它概括为“应试教育”。其实,“应试教育”只是现象,是“病症”,教育人文内涵的丧失,教育的“非人性化”才是本质,是“病因”。显然,以这种残缺不全的“跛足教育”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如果学生普遍性地“讨厌上学”(我们已经越来越多地听到了这样的呐喊),那么,虽然我们的教育管理机关还存在,教育的场所——学校还存在,教育的活动如上课、考试还在进行,但是,真正的教育和教育的精神已经不存在了。有鉴于此,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学校教育就必须找回曾经失落的人文精神,大力开展人文教育。

值得欣喜的就是,人文教育、教育的人性化、教育的人文意义与价值正在成为我国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改革实验的主流。针对我国教育一味地适应现实政治、经济,成为经济改革的应声虫”,有学者提示人们注意“教育的超越本质”;针对我国教育长期以来“目中无人”,有学者大声疾呼“教育活动是主体性活动”;针对传统教学论把教学过程仅仅规定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有学者提出“教学过程也是学生生命活动的过程”,要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针对传统德育理论的主知主义倾向,有学者论证了“活动德育理论”;针对教育研究中的实证主义、科学主义泛滥,有学者指出“教育学要走出‘唯科学’的迷途”,更有学者鼓励教育研究的“多元化”。在教育实践中,情感教育、愉快教育、希望教育、主体教育等正在越来越多的中小学里生根,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关注。即使是一直重理轻文,奉“专才教育”为圭臬的理工科院校,也开始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试点工作,强调培养高科技和高情感平衡发展的“通才”。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